(AI配图)
2025年1月,安踏在二级市场以约500亿韩元(约2.64亿元人民币)从多家金融投资人处受让 Musinsa 约1.7% 股权,成交价约 1.5万韩元/股。交易对手包括IMM、Atinum等。
此举定位为“战略小额入股”,并非控股并购。
从估值口径看,以500亿韩元对应1.7%倒推,Musinsa对应估值约2.9–3.0万亿韩元(约156亿人民币)(多家韩媒以相近口径报道该交易,为交易“有效性”提供了交叉印证)。
真正的看点在合作形态。多方信息显示,Musinsa 与安踏将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:
股比约 60:40,经营权由 Musinsa主导,安踏提供渠道、供应链与本地运营“底盘”。这种“外方内容与品牌主导、本土基础设施赋能”的结构,在国内服饰合作中并不常见,却更能保持 K-fashion (韩国时尚)原生调性。
落地节奏已披露关键节点。
Musinsa 计划先在上海开出 Musinsa Standard 线下门店,并同步推动多品牌矩阵上线中国主流电商与内容平台,线下店预计在今年内亮相。对一家以社区、内容和选品逻辑著称的平台来说,线下只是入口,重点仍是把“内容、商品、履约”的闭环做厚。
为什么是现在?一方面,K-fashion 在中国电商大促中的存在感明显上扬,多个韩国品牌在“618”等节点的曝光与成交走强;另一方面,Musinsa 正处于赴港/韩两地IPO准备期,需要用海外落地来证明增长外延与品牌影响力。
入华与安踏结伴,既能放大流量转化,也能为资本市场讲出更大的叙事。
对安踏而言,这不是“买来一个平台”,而是以小股权撬大协同:
用自身在物流、门店网络、零售运营和本地制造上的强项,为 Musinsa 的选品与内容提供低摩擦的扩张路径;反过来,Musinsa 则为安踏补上更年轻化、更时装化的供给与社群资产。
两者结合,瞄准的正是对新鲜感敏感的Z世代。
接下来三件事决定成败:
其一,合资公司与首店的工商、开业与线上节奏是否如期推进。
其二,商品结构与价带(Musinsa Standard 与入驻韩牌的占比、定价梯度、补货效率)。
其三,本地履约指标(时效、售后与退换策略)能否达到国内头部平台的用户预期。
若三点齐备,这笔“2.6亿的小票据”,可能拉出一条新的增长曲线。
若推进不及预期,投资就只是一张“名义上的船票”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温州市海狼鞋机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,主要从事鞋类缝制设备的研发和生产,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和现金的生产设备。主要生产:缝纫机、电脑缝纫机、缝线鞋机、花样缝纫机、外线机、拉帮机、鞋机针车、鞋面缝合机、缝纫外线机、针面缝合机、内线机、168内线机、海狼鞋机、帮面缝合机、座式内线机。更多信息请拨打下方热线咨询,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